尊享特惠, 低至2.5折, 满件最高可享额外惊喜6折! 受条款及细则约束 。
Bohan Qiu 镜头下的 Tasha

中国设计新时代

Labelhood 的 Tasha Liu 领衔

撰文和摄影 Bohan Qiu / 编辑助理 Raja Chin

如果你了解中国时装或者去过上海时装周,“Labelhood”是你一定会记住的关键词。这个以 Tasha Liu 领导的集上海独立时装发布、社区和零售为一体的平台,不仅改变了全球时尚周的运作方式,更在构建整个时装产业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也逐渐成为中国设计走向全球的强力后盾。


从2016年成立之今, Tasha 已将 Labelhood 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平台,并为中国时尚行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Labelhood 不仅将 SHUSHU/TONGAngel ChenFFIXXED STUDIOSPRONOUNCE 和其他中国设计师提上时装周日程,同时还在每一季孜孜不倦地挖掘新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与战略支持。今年,连卡佛也宣布了与 Labelhood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上海和成都的连卡佛以快闪店作为平台,专注于挖掘新兴人才,并为其提供丰厚的奖金作为支持。


Tasha 30岁出头就已经成为中国独立时尚的“教母”。但她还不想那么早退役。我们在 Labelhood 的富民路旗舰店和 Tasha 讨论她对当下中国时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看法。

Labelhood 的工作室

中国的数码和社交媒体的地位愈来愈重,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你对这个现状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当下整个社区应经不是单纯的一个 money market 了。每一个人在里面都希望成为内容的创造者。不只是设计师本人,消费者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内容输出角色。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本如画的内容以及设计师有好的内容产生是更能够引起和刺激市场的消费的。Labelhood 也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面应运而生的。相当于我们是把散落在各处的新型时装创意人集合在一起,化零为整,群聚在一起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无到有,在未来这个群体到现在会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而诞生出越来越原创、革新且适合中国的内容。


Labelhood 一直处于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同时也在推动业界建立更宏伟的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状态如何?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Labelhood 是一个新的物种。这个物种是从最初解决大家购买的需要,以及给设计师提供 visibility(曝光度)和 availability(可买度)。到最后变成满足这一个群体表达自我的需求。我们未来不希望只是借助自己的力量去发声,Labelhood 渐渐的要变成一个 Curator,把这些内容和创意更有机有效地去传达给更大的合作伙伴。未来我们想以这个形象把中国设计师带到各个维度去。而连卡佛作为零售业界的翘楚也是我们十分贴切适合的合作伙伴。 以后我们可能会去音乐、教育等领域和客群沟通。但是我们的本质一定还会是时尚活动组织者的身份把这样的语境带到更广泛的层面上。


比起当代的设计师,例如 Angel Chen, Shushu/Tong 和 Yirantian ,作为新生代的 Ming Ma 和 Märchen 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现在的设计师一上来已经把自己品牌的商品性已经考虑到了计划当中,并且是在非常高的 priority 的角度去考虑。比起像 Ms MIN,Chictopia 等初代设计师会用一两个 key look 来表达自我鲜明的形象,讲述自己的故事,今天的设计师更加多的是在商品品类本身下功夫。像 SHUSHU/TONGAngel Chen 等已经成型的设计师也在不断的进化。他们从最初的身份认同出发,现在也在各方面成为了十分完整的品牌。

Labelhood 上海设计师集合店

初代设计师们非常乐于表明自己作为中国设计师的身份,但新一代的设计师们则更倾向于他们个人的审美标准,这与市场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联吗?


和市场转变有极大的关系。在7、8年前很多海归的设计师是不愿意说自己是中国设计师的。这个接纳度是各方面推动中国设计师所达到的成果。这里有很多时尚零售商和国内时装媒体的功劳 。同时也是消费者自己宣传这些产品的功劳。整个市场的作用令中国设计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身份认同感。他们从一开始避讳去谈自己是中国设计师,到后来专门去谈,到现在更加自然的输出。这些都是往前发展的 progress。


上海时装周迅速崛起成为在全球也占领一席之地。为什么你认为上海与伦敦/纽约/巴黎这些城市不同?


上海活力是在于一切都很新,对新鲜事物的接纳性超过其他地方。再加上新科技的加持,新的东西和文化能以比别的城市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大家的视野。Labelhood 已经是上海时装周三分之一的会场发布。我们的设计师几乎全是新的,在国外这件事不太可能会出现。每一个人都想要看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接纳度很高。所以这个城市也会把我们这种先锋组织当成一个固定项目大体量地去做。


在中国时尚发展的这些年里,相比日韩时尚,你认为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风格”?


正在形成但还没成型。我们的多样性比他们更多。中国本身地大物博,文化也很不同。在日本韩国他们可以很专注自己的文化,也能专注做出工匠的精神。但反过来说中国多样性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会变成日本韩国的时尚去讲很单一的趋势。 不过中国的时装发展:电商的存在以及普及率是别的国家无法去想象的。所以我们一定是多样性的,而中国时尚应该是全方位去开花。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千禧一代都在西方开放背景长大,外国产品疯狂涌入市场,与质量优渥的西方产品相比,本土和国内品牌很快就被淘汰了。但对于中国的 Z 世代,他们在中国设计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和品牌陪伴下长大,对他们来说,“国外”和“本土”的概念已不再适用。 他们正在接收与世界其他地方完全同步的信息,并学会了提取自己最能领悟的内容。

Labelhood 的海报

“未来”,“青春”,“新生”,“生态系统”,这些都是上海整个时尚圈流行的关键词。 每个人都对这个团体抱有难以置信的乐观,以及如何培养更多的创造力。 最近,Tasha 还举办了由 Labelhood 举办的第一届“Youtopia”青年艺术设计节,旨在鼓励和激励下一代青年开始创作和表达自我,但更重要的还是消费。


“Youtopia”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题的新型创意节日。 它包括由 BOF 中国编辑总监 Queenie Yang 和 Modern Weekly 的 Karchun Leung 等行业领导人主持的会谈; 在中国寻找年轻人才的时尚品牌和杂志的招聘会; 与 Isituto Marangoni Shanghai,IED(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等合作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展览会; 此外还有一个时装秀,为45位时尚学者展示他们每人创作的一个 look,同时成立了由设计师 Angel ChenPronounce 的李雨山,序之和 The Flocks 导师计划。 所有的一切都清楚地表明,Labelhood 坚持不懈地努力培养未来的行业人才,让艺术开始普及。


你在 Labelhood 着手做一个更年轻的项目“Youtopia”,背后有什么目的和想法呢?


谁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未来。学生群体比任何人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有一个确定性。在这样的群体里传播中国设计可以得到更多相互的认可。反而这群人也在渐渐的影响他们的年长一辈。现在的中国小孩的独立性更强了,也开始由年轻一辈去影响上一辈。所以这我们应该在这一个时间点更早的去影响未来下一代,是每一个品牌都需要学会的事情。


你认为中国独立设计师还有哪些方面有进步的空间?


我觉得我们对他们(新锐设计师)的大力支持是把双刃剑。(Labelhood)很容易会成为一个保护伞。今天中国设计师们在这个环境和市场能得到的支持是好过很多其他国家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设计师自己怎么把自己心态调节好。是做自己还是做一个品牌。当你把自己放在一个商品竞争更大的环境当中的时候你能否能够理解整个市场。很多设计师们从国外求学回来,落地上海,接触到的是最成熟的消费群体。但是当我们谈到中国市场的时候,要做的是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策略,需要更多去了解其他城市和人群的需求。这些事情也不可能有国外的导师能够教导你。所以你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状态和思维方式去学习和理解。设计师不能活在自己营造的假象里面。


你即将会带设计师们去米兰和纽约展览,在海外输出本土的设计师的重要意义是?有什么隐含意义吗?


中国设计师渐渐不完全要靠国外的时装周去受到认可,也建立起了一个我们自己的认可体系。当下作秀的背后是看如何可以更好的在他们各自电商渠道达成转化。但也有很多像 Uma Wang 这样的设计师他们需要长期在国外作秀发声。如果设计师短期内要在中国市场有一个生意的稳定后盾,更需要跟新型的玩法去合作才能本质上帮他们发展。


作为连卡佛长期的合作伙伴以及 Creative Call Out 的评审,你觉得这个项目对于推动新锐设计师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觉得创意集结号是对于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一个很好的 endorsement(认可)。刚开始我们自己去讲中国设计师是很势单力薄的。很多野生的或者新兴的方式也需要市场上重要的 player 加入进来。连卡佛在这些方面做的也非常有前瞻性。今天想到人们都愿意去连卡佛看看有哪些中国设计师兼顾了创意和商业可发展性。通过这个创意集结号项目竖起了一个旗帜。今天他们也想要扩大这个边界,让更多的 creative 的人来参与,也能够更好让每一个创意人士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随着中国多年来激增的多元化数字生态系统,中国现在拥有一套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与西方的 Instagram / Snapchat 策略不同。 像小红书和抖音这样的应用程序在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客户中崛起,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牌,使之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品牌如何与消费者交流的策略。


Tasha 对科技和数字化平台更感兴趣,特别是如何将时尚融入其中。 她经常被称为中国设计师的“未来领袖”,不仅让这支“军队”征服当地市场,而且还踏入了国际舞台。


在创新的道路上,你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者新兴的概念?


特赞这个 app。汇聚中国特别多 graphic designer,许多大公司也会发布任务或项目。在这个时代创意人才一多,自由职业者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个 app 鼓励 Agency 和个人上传自己的作品集来竞标一些项目。通过科技手段来简化原本繁复的沟通成本。这个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


在这个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方式日新月异且关系日益紧密的市场中,你有一些新的尝试吗?


比起大家已经熟悉的天猫淘宝,小红书的出现绝对是一个新的趋势,也是一个很中国的平台。小红书不是一个简单的 Instagram, 而里面出现的有很多中国式的产品描述和产品植入。以及 KOL 的形象也很中国式。今天的中国设计师应该从社交媒体的角度去看和学习年轻人在玩什么。而这不仅仅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他们对于今天能够媲美世界的一线城市的上海、北京的时尚风格和生活方式都是很向往的。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和他们对话是很重要的。


下班后最喜欢去上海的什么地方?


平常我会去五原路的 Sigma 二手家居店,或者在永福路上我朋友开的 Lola Vintage 也可以淘到很多好东西。平时美术馆的话,我们用过做秀场的从 Power Station of Art 到油罐艺术中心等都是平时去看展的好去处。

2019-09-04 00:06:00.0